城市集评

重庆市巫溪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至2017年,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542628人,常住人口38.53万人。

区划名称巫溪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500238
辖区面积4030 km2
人口数量38.53 万人
车牌代码渝F
电话区号023
邮政编码405800
行政驻地马镇坝
气候条件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
地理位置重庆市东北部

巫溪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宁河街道500238001
柏杨街道500238002
城厢镇500238100
凤凰镇500238101
宁厂镇500238102
上磺镇500238103
古路镇500238104
文峰镇500238105
徐家镇500238106
白鹿镇500238107
尖山镇500238108
下堡镇500238109
峰灵镇500238110
塘坊镇500238111
朝阳镇500238112
田坝镇500238113
通城镇500238114
菱角镇500238115
蒲莲镇500238116
土城镇500238117
红池坝镇500238118
胜利乡500238204
大河乡500238207
天星乡500238208
长桂乡500238210
鱼鳞乡500238226
乌龙乡500238227
花台乡500238237
兰英乡500238239
双阳乡500238240
中梁乡500238242
天元乡500238243

巫溪县建制沿革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等。

先秦时期,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臷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战国时期(公元前277年),秦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

三国时期,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今奉节)、宜都郡(今宜昌)、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未变。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大昌县。

隋朝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唐朝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夔州(今奉节)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

北宋设路,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巫溪属夔州路大宁监。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南宋,县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元朝四川设行中书省(称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洵阳、平利、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公元1361年),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夔州路。

明朝改“路”设“府”,大宁州属重庆府。洪武9年(公元1376年),降大宁州为大宁县,属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夔州路。洪武13年(公元1380年),改州为府,大宁县属夔州府,分大宁县复设大昌县。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宁县属之。

清朝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抗清。康熙2年(公元1663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康熙6年(公元1667年),撤大宁县并入奉节县。雍正7年(公元1729年),复设大宁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夔州府管辖。

民国时,大宁县隶属川东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县名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民国6年至民国24年(公元1917年至公元1935年),巫溪县被军阀据为防区,先后属豫鄂靖国联军、川军、国民革命军20军和21军防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结束防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今万州区)管辖。

1949年12月20日,巫溪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1997年3月,重庆直辖市成立,万县市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2020年2月22日,巫溪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峡文旅发展联盟。

巫溪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巫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在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处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之间。东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临奉节县、巫山县,西与开州区、云阳县接壤,北连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

地形地貌

巫溪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

气候特征

巫溪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坝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区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时,中山区多年平均1568.7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巫溪县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巫溪县共发现矿产18种,探明储量的有8种。主要矿种为:煤有产地48处,储量达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5亿吨;盐卤储量8.38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磷矿探明储量406.45万吨;黄铁矿总储量2830万吨,可采1996万吨。

生物资源

据调查统计,巫溪县境内高等植物达2000余种。有冷杉、云杉、铁杉、松、榆、枫杨、化香、胡桃、槐、栎类、柳、芸香、漆树、木兰、五加、桑、樟等。牧草约61科150种,以禾本科为主,豆科、莎草科次之,此外还有大量蕨类和其它杂草。,

巫溪县境内脊椎动物达350余种。主要种类有:鸳鸯、红腹角雉、锦鸡、白冠长尾雉、红角鹗、鸢、雀鹰、红隼、喜鹊、白颈鸦、啄木鸟、大嘴乌鸦、红嘴蓝鹊、大杜鹃、四声杜鹃、山斑鸠、火斑鸠、水斑鸠、苍鹭、绿翅鸭、雉鸡、灰胸竹鸡、白胸苦恶鸟、燕、白鹊钨、翠鸟、黑枕黄鹂、白头鹎、红嘴相思鸟、麻雀、山麻雀、白腰文雀、大山雀、燕雀、虎、金钱豹、云豹、黑熊、林麝、毛冠鹿、金猫、水獭、猕猴、穿山甲、鬣羚、豺、岩羊、大灵猫、小灵猫、野猪、狼小麂、狐狸、黄鼬、狗獾、草鹿、草兔、松鼠、豪猪、食蟹獠、青猴、貉、罗代鼢鼠、小家鼠、黄腹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巢鼠、蝙蝠、裂腹鱼、白甲、斑鳜、鲶鱼、黄颡鱼、瓦氏黄颡鱼、中华倒刺鱼巴、鲤鱼、泉水鱼、青鱼、南方马口鱼、大鳍鲮、黑鳍鲸、平鳍鳅、壁虎、蜥蜴、蓝尾石龙子、中华大蟾蜍、大鲵、小鲵等。

水能资源

巫溪县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年均降水量56.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4.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4.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34万千瓦。各类蓄引提水工程162处,引水量2853万立方米,有效灌面6.07万亩。其中,水库有效库容94万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条,年引水总量1287万立方米;小型蓄引水道1003条,年引水总量1102万立方米。

巫溪县人口

2017年底,按户籍人口统计,巫溪县有197482户,总人口为542628人,减少2798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0.8;全年出生人口6332人,其中男性3313人、女性3019人,出生率为11.6‰;死亡人口6713人,其中男性3973人、女性2740人,死亡率为1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见表4)。年末有常住人口38.53万人,比上年减少0.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5.3% ,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

巫溪县民俗风情

饮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境农村大部分地区,以玉米、红苕、马铃薯为主食,兼食荞麦,喜食干饭,间吃稀粥,习惯一日三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70-80年代,主要供应大米,面粉降为粗粮,产米区农民终年食米。中高山地区农民多换米过年过节,平时主食玉米,少数富裕者亦常年食米。县境内故老相传有手工制作咸菜的习惯,每家必作,多者达30余坛,少则3-5坛。

民居

巫溪土著民居最为常见的有钥匙头、穝箕口、走马转角楼、四合天井等。

出行

清末及民国时期,富人出行常坐轿、坐滑竿、骑马,一般人外出多步行。逢年过节,必走亲访友。同行时,客人走前,主人走后,长辈走前.晚辈走后,富者走前,穷者走后,男性走前,女性走后。聚餐时,长辈、富者上座,穷者、晚辈旁座,男左女右为尊。解放后,外出多为车船。凡步行,仍长者、客人在前,男女前后无分。宴席长者、客人首席,晚辈、主人次座。

民间娱乐

县境内男女老少历来喜爱娱乐活动。或观看各种文艺演出,或参加田径、球类、棋类竞赛,或组织龙舞、狮舞、彩船活动,或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录像等。

生产习俗

主要有薅草锣鼓、栽秧酒、撕包谷、绞篊节等。

婚嫁

清末,巫溪县境婚姻多沿袭旧俗。男女婚嫁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民国时期,婚嫁习俗与清末无大异,但“婚姻自由”、“文明结婚”的新思想逐渐为人们接受。1953年颁布新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自由恋爱结婚,并提倡婚事新办。

丧葬

春秋战国时期,巫溪县境内实行岩棺葬和土葬;秦至两汉时代兴岩墓葬;北周以后多为土葬。清末及民国时期,死者入葬礼仪较繁。解放后,政府提倡厚养薄葬,城镇、机关单位,始实行火葬,有的火化后将骨灰盒葬于宁河两岸岩壁上,铭碑以记。农村仍实行土葬。普遍设灵堂,送花圈祭幛,守夜,开追悼会,纪念死者安慰生者。

诞辰

清末和民国时期,诞辰礼仪分大寿、小寿、童寿3种。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政府提倡不作寿辰庆祝。80年代祝寿之风渐起。特别突出的是重视童寿,凡小孩生日到来,均要购买生日蛋糕、玩具、衣物等以表庆贺。

巫溪县风景名胜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依神农架、武当山,南接大、小三峡,西通重庆、成都,北望安康、西安,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组成部,又是西安---三峡南北陆路旅游通道的桥头堡和鄂西北进入三峡的捷径。

巫溪县有国家级景区1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省市级景区4个(宁厂古镇、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灵巫洞、荆竹坝岩棺群),县级景区10个(大官山东方天山生态旅游区、庙峡翡翠谷旅游区、云台峰旅游区、野人谷原始生态旅游区、月牙峡旅游区、猫儿背天然氧吧旅游区、上磺荷苑旅游区、朝阳石林旅游区、团城幽峡旅游区、高楼河原始森林旅游区)。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巫溪县西北部,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04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4平方公里,为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是重庆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达3.5公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是中国的 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保护区面积达1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8.7万亩,为重庆市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三峡第一园。

灵巫洞景区

灵巫洞景区距巫溪县城12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东岸主洞琳宫,全长1500米,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西岸主洞桃源洞,有石钟乳和大型群雕。被专家和游客誉为“三峡库区第一洞”。

荆竹峡景区

荆竹峡景区位于大宁河上游荆竹峡内,全长7公里。先秦濮族岩棺群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岩棺24具。汉风神谷“占地28亩,园区利用壁画、雕塑、脸谱、声像展播等手段着力彰显远古巫文化形态和内涵,并再现蔡伦式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