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邢台特产,是指邢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邢台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邢台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广义的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也包含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邢台市各地特产一览表
地区 | 特产 |
---|---|
邢台市 | 邢台大锅菜 邢台道口烧鸡 |
内丘县 | 富岗苹果 |
柏乡县 | 柏乡小枣 柏乡葡萄 |
隆尧县 | 隆尧羊汤 |
巨鹿县 | 巨鹿金银花 巨鹿枸杞、红杏 巨鹿金银花 |
广宗县 | 广宗薄饼 |
威县 | 威县老粗布 威县酥鱼 三白西瓜 威县火烧 |
清河县 | 清河八大碗 清河菜豆腐 |
临西县 | 临西臭豆腐 临西饼卷肉 尖冢手工空心挂面 |
下面是邢台市各地特产简介,一起看看吧。
邢台大锅菜
邢台的传统风俗中,逢年节集会,婚丧嫁娶,在招待宾客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这大锅菜了。村里做大锅菜,用的是那种很大很大的大铁锅,铁锅固定在一个泥抹的大灶台上,旁边是风箱。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土豆切块,海带泡软,还有粉条、事先炸好的豆腐泡、素丸子等等,以及葱、姜、蒜、大酱、盐等等调味料。锅里倒上油,灶下烧上柴火,风箱呼哒哒一拉,火旺起来,油热后,放入花椒,再从酱罐中舀起一大勺酱放入油中,用大铁铲翻炒数下,在“滋啦啦”的响声中,浓郁的酱香很快就飘满了整个屋子。酱炒出味后,放葱、姜、蒜、肉片下锅翻炒。然后锅中添水,放入豆腐泡素丸子,拉满风箱,加大火力直至把水烧开,再把白菜冬瓜土豆放进去,加盐,水开后改小火慢炖。最后把粉条、海带放进去炖到软熟就可以停火了。
做好的大锅菜,热腾腾香喷喷,真让人馋涎欲滴。每人用青花粗瓷碗盛上一大碗,滴上几滴醋,就着自家蒸的新出锅的馒头,一口菜一口馒头,那滋味儿,一个字,美呀!有的人会忍不住喝上三大碗,末了儿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菜汁儿一滴滴滴入口中,再咂吧咂吧嘴,打个饱嗝,摸摸肚皮,舒服。
应该说,大锅菜是我们邢台特有的风味家常菜,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它都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它选料平常,做法家常,家家户户都可做,家家户户都会做。也许人们喜欢的,正是这种用最家常的方法,把最平常的材料放在一起慢慢煨煮出来的浓厚滋味吧。这不正像生活,由无数平常而琐碎的日子组成,却要靠你一颗细致的心,把它过得有滋有味起来。那么多的菜放在一锅里炖,虽然各有各的味道,但它们却有了许多变化,因为这炖的过程中,它们已经彼此将对方的精华吸收进来,丰富了自己的味道,这许多菜,就这样既独立又紧密,既张扬又包容,互相取长补短,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味道。想想,大锅菜不也正如咱们邢台人骨子里那股子坦诚直白、友善相处、虚心善学、宽厚包容的性情一样么?
邢台道口烧鸡
“义兴张”烧鸡起源于河南滑县道口镇,后传至邢台,故称为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以区别于河南的道口烧鸡。
“义兴张”烧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但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制作方法和配料上,与一般做法差不多,并不出众,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到一七八七年(乾隆五十二年),在道口经营烧鸡的张炳,在生意不佳、心绪烦闷中,偶而遇见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厨师的老朋友,两人饮洒畅谈。当张炳谈到自己的生意萧条时,其友附耳对张说:“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并说出了陈皮、肉桂、豆蔻、丁香,白芷等八味中药及用法,并叮嘱切勿外传.张炳如获至宝,如法加以泡制,果然与众不同。后来,又经过苦心钻研,反复改进,烧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饶鸡,随之生意兴隆,远近闻名。因创始人姓张,故铺号定为“义兴张”。
“义兴张”道口烧鸡传至邢台,是在一九三八年七月间。张炳的第七代孙张长荣和徒弟卢玉俊等七人,为谋生从滑县道口投亲靠友来到邢台,做些烧鸡出售。当时邢台正在日军占领下,民不聊生,生意冷淡,仅可糊口。一九四五年九月邢台解放后,张长荣、卢玉俊等在邢台市定居,那台的“义兴张”道口烧鸡,才正式开业。
一九五六年饮食业台作化以后,张长荣师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费办黑板报,热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笨,被人们誉为“义务宣传员”。他曾担任过街道干部,工作积极负责,办事公道,在本市享有一定的声誉,后被选为市政协委员。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也获得了新生,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此以后,张师傅、卢师傅、张恒久(长荣长子)等人,即专门从事烧鸡的制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也遭到了林彪、“四人帮”的催残。老师傅被污蔑为“反动技术权威”,祖传的“义兴张”铺号,被说成是为张家光宗耀祖,树碑立传,还说这一名牌食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奢侈品。随之,老师傅遭批斗,调离本行,商标、铺号被砸烂,门市被封。一九七二年,张长荣师傅病故,其长子张恒久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调到其他行业。跟随张长荣师傅学艺四十多年的卢玉俊老师傅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精湛的制作技艺,他所料作的道口烧鸡,始终保持着“义兴张”烧鸡的独特风味,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可口,味有异香,清口利痰,肉烂熟透,用手轻抖,骨肉即分离,凉热皆可食,味美如故。
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市委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饮食公司恢复了邢台道口烧鸡的营业。重新撰写了牌匾,刷新了门面,使这一传统古老的珍馐佳肴得到了很大发展。年销量由私营时的一万余只猛增到五六万只。邢台道口烧鸡以鲜艳的色泽和浓郁的异香,吸引着广大顾客,广销省内各中、小城镇,并远销北京、天律、山西、山东等地,在华北地区享有盛名。来邢参现游览及过往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邢台道口烧鸡。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更是竟相购买。食过的人无不翘指称赞。
邢台道口烧鸡之所以风味独特,驰名各地,关健在于它选料严格,精工细作,配料合理,煮制得法。其主要加工傲作方法是:
一、严格选料:必须用生长半年以上,两年以内重量在二斤到二斤半的嫩雏鸡和肥母鸡。绝对不要病、死、残鸡。
二、宰杀退毛:将鸡杀死,血放净,趁鸡身尚温时,将其放到58℃至60℃热水中浸烫。烫时用手提鸡腿,一次提数只,一齐放人锅内,不断地摆动,烫匀全身羽毛。烫得轻了,毛不易脱落,烫得重了,鸡皮要破,必须恰到好处烫好后退毛,每分钟可退净一只鸡,而且洁净白亮,颜色新鲜。
三、开剥加工:羽毛退净后,用凉水冲一下鸡的全身,彻底涤去浮毛和浮皮,切去鸡爪然后在鸡颈上方割一小口,露出食管和气管,再将鸡的臀部和两翅间各拉开七至八厘米的长口,割绝食、气管,掏出腹内五脏,割下肛门,再用清水彻底冲去腹内的余血和污浊。
四、撑鸡造型:把洗净的白条鸡放置案上,腹部向上,左手稳住鸡身,右手用利刀将肋骨和鸡椎骨中间处切断,并用手按折。然后根据鸡的大小,选取高粱杆一段,放置腹内,把鸡撑开。再在鸡下腹脯尖处割一小圆词,将两腿交叉插入洞内,两翅交叉插入腔内,造型成为两头皆尖之半圆形,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挂在绳上,晾去表皮水分。
五、清油炸鸡:亦即烧鸡。把晾好的白条鸡,全身涂匀蜂蜜水,水和蜂蜜的比例是:水占60%,蜜占40%。然后,把油(花生油和清油亦可)加热.150℃-160℃,将鸡放人油内翻炸半分钟,炸成柿红色即可捞出。
六、配料煮鸡:把炸好的鸡,按顺序平摆在锅内,兑入循环使用的陈年老汤,化好适量的盐水,配入八味佐料。每百只鸡需用的佐料配方是:砂仁15克、豆蔻15克,丁香3克、草果30克、肉桂90克、良姜90克、陈皮30克、白芷90克。这些药物分别起健胃和提香味之作用。海盐的用量一般四至六斤,开水溶化,除去杂质,兑入汤内。根据煮鸡的数量不同及个人口味,可以适当增减用量,以咸淡适口为宜。
兑汤和配料完毕后,用竹蓖压住鸡身使老汤浸住最上一层鸡身的一半。先用武火将汤煮开,然启,用12-18克火硝放人鸡汤沸处溶化,这样可使鸡只色泽鲜艳,表里如一。将汤煮开后,再用文火焖煮,直到熟透肉烂为止。从开锅算起,一般需煮三至五个小时。由于季节不同,鸡龄差异及重量不一,煮的时间要灵活掌握,防让欠火或过火。
七、出锅捞鸡:因烧鸡已经熟烂,能将鸡只完整地捞出来也是重要一环。捞鸡前应备好专用工具。思想集中,胆大心细,手眼配合。右手持专用鸡叉夹住鸡颈,左手摊开双筷端住鸡腹内秸秆,双手互相配合,迅速播出平放在蓖子上,保持造塾美观完整。
八、产品质量捡验、存放及食法:邢台道口烧鸡,鸡身呈浅红色,微带嫩黄,鸡皮不破不裂,鸡肉完整,一咬齐茬,方为正品,否则为次品。烧鸡须存放在清洁、迎风和干操处,用纸包装,亦可挂存或笼罩存欣。一般可保持二至五日,质量如新,冬季可保存的时间更长。因此宜于携带旅行,但切忌趁热用塑料制品密封包装。食用时不必用刀切,用手撕即可。不需加热,也不必添加其他佐料,以保持其固有的异香特色。
富岗苹果
富岗苹果,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因生长于太行山深处富岗山庄而得名。
内丘县层峦叠翠,空气清新,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极利于水的有效积累;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磷、钾、钙、镁等元素。苹果品种以富士着色系为主,果实细脆津纯、清香蜜味、酸甜适口、易储耐藏,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
富岗苹果果实硬度18.9磅/平方厘米,含水量89.3% ,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 ,蔗糖15.1% ,可溶性固型物含量16.1% 。果肉滴定酸0.295% ,果汁PH值3.3。具有典型的芳香味,且风味较浓。以上指标均高于全国代表值。所含有的18种氨基酸,15项高于全国代表值。
河北省内丘县有悠久的果树栽培历史,明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记载,县域内果树有苹果、胡桃、栗子等11种。
内丘苹果的现代经济栽培,始于1954年,由于是解放初期,苹果仅仅是一个聊以充饥的果子。
富岗苹果中心保护区富岗山庄,由岳沟、托么沟、柳树沟3个自然沟组成。1956年,富岗村民安长才到山东探亲,带回三十六株金冠和国光苹果苗,种在柳树沟,结果后,虽苹果外观普通,但口感很好,于是富岗苹果在内丘西部山区有了小名气。
1984年,开始了有规划、有目的地富岗苹果栽培。并在此基础上从中选出本地优良芽变,形成了独特的富岗苹果。
1995年,为保护富岗苹果这一品牌,当年由富岗山庄集体发展起来的河北省内邱县太行开发实业公司注册了富岗这一普通商标,后公司更名为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在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基础上,逾越了25道硬关,实现了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的转换,生产出了有机苹果。
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富岗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8年12月2富岗苹果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柏乡小枣
小枣呈圆柱型,大小整齐,成熟期一致,平均单果重8.35克。鲜果果肉白绿色,肉质致密酥脆,汁液中等,甜酸适口,含糖量为38.9%。干果深红色,含糖量为68.8%,用手掰开时,可拉出黄色金丝。
因其品质好,1992年在全省小枣鉴评会上被评为河北第一名,1997年在全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省优质果品,1999年在全省农博会上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它含有丰富的Vc和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元素铁、钙、磷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对消化系统、脑心血管病、贫血病、癌症等都有良好疗效,是人们保健的极佳食品。
马莲小枣除生食外,还可做成许多食品,如枣糕、枣卷、粽子等,另外,还可加工制作枣酒、枣醋、枣酱、枣泥、枣面、蜜枣、乌枣等多种食品。马莲小枣树体稍大,长势偏旺,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涝。结果较早,稳产高产。
柏乡葡萄
柏乡县地处冀中平原南部,全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栽培葡萄。2012年我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目前柏乡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葡萄种植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拥有巨峰、滕稔、克伦生、京亚、京秀等10多个优良品种,并通过了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评定,成为冀南地区较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产品打入京津石等大中城市。
柏乡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该县葡萄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到2011年葡萄种植面积超过3.6万亩,年产量达到5.7万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2008年和2009年,柏乡县注册了“新南江”“金串串”等商标。
柏乡葡萄“增规模、提质量、上档次”已具规模,并通过了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评定,成为冀南地区较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产品打入京津石等大中城市。
隆尧羊汤
在这冷呵呵的冬季,一出门,到处都是“冻人”的感觉,这个时候,最愿意往小酒馆里一扎,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火锅,或者来一盆红焖羊肉,就上二两小酒,大快朵颐一番。若是一个人呢,在大冷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自是最美不过的享受了。而要说起羊汤来,在邢台,应该没有不知道隆尧羊汤的吧?
印象中卖羊汤的,都是当街支一口大锅,锅里炖着奶白色的羊汤,白白的羊骨头架子在汤里起伏翻滚,连汤也是,浓浓的。据说羊都是早早就宰杀好,粗粗的卸成大块,放在大铁锅里慢慢炖,文火汤清,武火汤浊,要炖成奶白色想来应该也不容易的。
炖好了的羊肉捞出来切片,汤里再连着羊骨头炖羊杂碎。杂碎有羊心,羊眼,羊脸,羊肝,羊血,羊肺等等,反正羊身上能吃的除了羊肉其余的都包括在羊杂碎里了。羊杂碎炖好了也捞出切片,另放。锅里就只剩下羊骨头继续在火上加热着。客人来了,喊一嗓子“来碗羊汤”,就会有伙计来问您要什么价位的,便宜的,二两羊杂,贵的,加些羊肉。羊杂或羊肉盛到大碗里,先从锅里舀一大勺倒进碗里,让汤把杂碎充分盖住,再把大勺翻过来罩住杂碎,把汤滗回锅里,然后再重新舀起一勺热汤倒进碗里,如此反复三四次,等滚热的汤把杂碎完全冲泡热呼了,然后再撒点葱花,香菜,才给您端上桌。听着麻烦是不?可是经这么一折腾,杂碎和羊肉的香味才能与汤的鲜美融合到一块儿。您就慢慢儿品尝吧。
在隆尧羊肉馆喝羊汤是一种享受。羊汤端上来,油油的浓浓的,奶白的汤色配上鲜绿的葱花,冒着白色的热气,一股新鲜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让食欲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等不及先吸溜一口,嘴一凑上去,热气先把眼睛朦胧了。汤初入口,细滑香醇的味道由舌头至喉咙蔓延开去,顺流而下,暖暖的感觉就延伸到了肚子里。羊杂煮得软软的,浸透了羊骨的精髓,轻轻一嚼,里面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一种特有的清香就弥漫于口中。若是喜欢吃辣,还可以加上一勺子辣椒,椒红汤白,只看颜色就不由得心醉,再就着店里的金丝小饼,或泡在汤里或干吃,小饼的香脆夹着羊汤的温润,喝到额头的汗细细地冒出来,一种温暖舒泰的感觉遍布全身。最后还可以再来一碗清汤,不加任何调料,慢慢地品那一份清鲜。
据说羊汤味道好坏,除了杂碎要精挑细选,各种佐料的运用和火候的掌握是关键。佐料少了则腥膻味不除,多了又容易有药味,而火候,要大火急攻使羊油融化,达到水乳交融,才能汤色乳白,不腥不膻,不粘不腻,独具特色。
羊汤是营养十分丰富,且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阴壮阳、助消化、增加抗病能力、抗疲劳等保健功效。霜寒露重的时节,你不妨也来一碗隆尧羊汤,暖胃暖心,也暖了整个冬天。
巨鹿金银花
巨鹿金银花,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特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巨鹿县地处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华北平原腹地,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沙质碱性土质,非常适宜金银花种植与生产。巨鹿金银花,又叫银花、双花、二宝花等,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叶对生,卵型,有柔毛,花唇形对生于叶腋,初白后黄,黄白相间,故名“金银花”。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20年2月26日,河北省巨鹿县巨鹿金银花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巨鹿枸杞、红杏
巨鹿是 河北枸杞之乡 。目前,枸杞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枸杞干果1500万公斤,有5000余人常年从事枸杞运销,巨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中心。目前,金银花、枸杞大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灏华科技、鑫苑中药材、天棋中药格、路路通中药材等一批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正在茁壮成长,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拉长。
巨鹿是 河北杏之乡 。目前,串枝红杏种植面积8.1万亩,年产鲜杏8000万公斤,是全国 杏良种示范推广基地 、 国家级串枝红杏标准化示范区 。
巨鹿金银花
巨鹿是 河北金银花之乡 。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干银花900万公斤,是全国三大金银花主产区之一。目前,金银花、枸杞大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灏华科技、鑫苑中药材、天棋中药材、路路通中药材等一批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正在茁壮成长,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拉长。
巨花一号金银花介绍
河北巨鹿品种,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开花早,花期长,质量优,产量高,栽植当年每亩可采收鲜金银花75千克以上,当年收入可达3000元。第2年可采收鲜金银花150千克以上,收入6000元左右。第三年进入盛花期,每亩可采收鲜金银花300千克以上,年收益在12000元以上。
其主要性状有: 1.适应性广。巨花一号金银花主根深,根系发达,在山区、丘陵、平原、堤坝以及房前屋后均能种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 2.开花习性。巨花一号开花时间比较早,当年栽植,当年开花,花蕾比当地品种肥大,且白嫩饱满,商品价值高。同时,花期也较长,每年从阳历5月中旬直至9月底结束,花的产量较高。 3.生长快,用途广。巨花一号是木本,生长较快,也可用于搞绿化,也可作盆景观赏,用途非常广泛。
广宗薄饼
广宗薄饼,也叫“风吹大油饼”。这名字的由来,应该是因为它的“薄”吧——直径一尺半的一张油饼,仅重三、四两,可想而知其薄的程度——竟能够隔饼看报,真是比纸还薄了,风一吹怕就跑了。若是用此薄饼做饼卷肉,那里面的肉透过薄饼显出一种诱人的色泽来,真是叫人顿生馋意。
广宗薄饼源于广宗城东北的李怀村。从明朝中叶开始,李怀集市规模扩大,每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李怀集热闹非凡,而广宗薄饼在李怀集上以它独特的风味独树一帜,备受人们青睐,生意日渐兴隆,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在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中播出后,就闻名全国了。
广宗薄饼不仅金黄透明,薄厚均匀,卖相极佳,更重要的是味香质软,极为可口。要做到这几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广宗薄饼从和面开始就与一般的饼是不同的,它不是用手和面,而使用面杖搅面,夏天放入少量食盐,冬天则用温水和面,这样和出的面较柔韧。面和好后,用面杖将其从盆中挑到案板上,然后揪下拳头大小一块面,掺入适量面粉,稍揉片刻,用擀杖擀开,在上面洒上少许细盐,滴入几滴香油,再用擀杖甩制成直径约一尺半的薄如纸张的圆饼。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香飘飘了。然后,把擀好了的的面饼用擀杖轻轻挑起,运用腕力轻轻放在抹匀油了的鏊子上,开始加火。俗话说“三分和面七分火候”,这烙饼最关键的就是火候了,火大了,烙出的饼易黑糊干硬,不易入口,火小了,烙出的饼就成了“白秃子”,不但难看,而且外熟里生,不能入口。只有火候掌握好了,才能烙出面相好、味道佳的薄饼来。
尽管广宗薄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它平民、大众的属性从未改变,价格依然还是那么便宜。广宗薄饼,出于民间,最终于还是属于民间。
威县老粗布
威县老粗布纺织可追朔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通过口授家传或农民相互借鉴,其纺织工艺曾广为普及,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威县以“公司+农户”形式,不断推进全县老粗布纺织业健康发展,土布纺织技艺焕发生机。目前,威县有纺织作坊2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4万多人,产品销往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意大利等国家,已成为威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威县酥鱼
威县的酥鱼是威县河鲜中的代表,以“绍氏酥鱼”冠名而闻名国内外,“绍氏酥鱼”源于乾隆十六年间到上虞白马湖吃酥鱼而得以成名,“绍氏酥鱼”的来历具有一段传奇色彩的故事。
一条普通的草鱼,通过秘门的刀工、油炸和调料,做出外香里嫩、鲜酥可口、甜咸兼有、香味浓郁的酥鱼,让众多人拍手叫绝、欲罢不能!“绍氏酥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核酸和钾、钠、镁、锌、硒、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汤料中的各种滋补调料,故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绍氏酥鱼”既是一道下酒菜,又是一样绝美的休闲小吃,以色泽黄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腻而著称,同时可做成咸、甜、鲜、麻、辣等多种口味,能让喜欢各种口味的人都赞不绝口。
三白西瓜
三白大西瓜---白皮、白瓤、白子、沙、甜、储存时间长、个大,是消暑的好产品。威县有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据威县县志记载,西瓜原产西域,西汉强骞通西域时,带回瓜种,此后不久瓜种传到威县,农民广为种植。千百年来,威县广大瓜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瓜经验,使西瓜的形体品质,比其它地所产高出一筹。
在明、清时期曾定为贡品,现以独特的优势走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的餐桌。威县西瓜具有个大、体圆、皮薄、色鲜等特点,而且品种繁多,有三白、花丽虎、麻子皮、十八天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瓜瓤的颜色也十分鲜美,有白、黄、粉、红等颜色。而且各种瓜瓤都具有味鲜、爽口、挂沙、籽少、含糖多的优点。因而威县西瓜很久以来便被列为西瓜中的佳品,其中尤以三白西瓜为上。威县西瓜还有清嗓喉、生津液、通肺腑、润肠胃等药用价值,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痢疾、小儿厌食、便稀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威县西瓜不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体大、耐贮等品质,更为独特的是,威县西瓜富含18种元素,高硒、低糖、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一般西瓜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专家称之为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
地域范围
1、老沙河沿岸种植区涉及第什营乡、方家营乡、固献乡、常屯乡4个乡,135个行政村。 2、西沙河沿岸种植区涉及高公庄乡、张营乡、贺营乡、洺州镇4个乡镇,137个行政村。威县三白西瓜保护面积共482805亩,常年种植规模可保持在20000亩,年产量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威县三白西瓜,其皮、瓤、籽皆为白色,外观白中-呈椭圆形。皮厚耐运储藏期长,瓜瓤爽口,汁液丰富,带有玫瑰蜂蜜幽香。一般单个重7~10公斤。 2、内在品质指标:威县三白西瓜与普通西瓜内在品质比较(略)。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要求标准执行;生产过程按照《威县无公害三白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威县三白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威县火烧
早在清朝中叶,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工艺,香酥的口感远近闻名了。明朝“燕王扫北”之乱之后。河北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迁山西民以实之。” 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手艺也自然传到威县一带,威县人独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饼与胡饼的工艺,以威县的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用吊炉烘烤,创制了风味独特的“火烧”。火烧与烧饼工艺接近,口味、形状却不同。因状如牛舌,俗称“牛舌头火烧”。随着威县在外地做打制火烧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播越广,人们都称其为“威县火烧”。
威县火烧用料考究、工艺特殊、味美层多、肉嫩皮酥。和面、抻条、成型、烘烤,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用吊炉烘烤,木炭作底火,要柴硬火温;用火有讲究,须外高内低;生坯置炉内,经四翻七转。刚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黄,外酥内软,香而不腻,口感极好。据说,在民国初年,威县打火烧的名师以黄街石老美、西街和友林最负盛名。解放前后,又有刘振英、李保海、马佩琴名重一时。近年又涌现出李柱等一批后起之秀。
现在的威县火烧又多了几个新品种,如油酥火烧、糖火烧、馅火烧等等,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口味。
清河八大碗
在清河,有一道远近闻名的地方名菜,是当地百姓婚宴上招待客人,特别是新娘送亲方最高规格的菜肴,那就是“清河八大碗”。八大碗在清河由来已久,何时出现没有确切记载。原来农村物质匮乏,一般都是新亲席上,送亲的来了以后才上八大碗,不是参加婚宴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是最高规格。
如今,八大碗已不再是婚宴和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佳肴,一些饭店以此为招牌,普通百姓天天都可以品尝。品种也早就不局限于八种,发展到包括鸡、鱼、猪肉、牛肉、羊肉、藕夹、豆腐夹、鹅脖、红烧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鸡蛋、海带丝、面筋等十余种菜品,可根据客人口味喜好任意搭配。
清河菜豆腐
在武松的故乡清河,有一样特别家常却又特别有名的美食,那就是清河菜豆腐。菜豆腐,听起来像一道菜的名字,顾名思义,应该是用蔬菜和豆腐做的,其实不然。菜豆腐,其实是一道粥。
菜豆腐是用黄豆泡涨后磨成豆馇,和小米磨成的粗面混合在一起熬,再加上剁碎了的青菜叶和少许盐调味做成的粥。因为磨豆子的时候用的小磨上面有一个手柄,用手拐来磨的,所以菜豆腐又叫拐磨子粥。听当地人说,这菜豆腐其实是过去穷人发明的吃食。
据说,解放前清河县“城乡主食高梁、小米,玉米、豆类为副”,而“小麦除节日宴客食之”之外,日常仅有“富家、商家食之”,因为粮食不够吃,穷苦人便想法把杂粮掺和上菜食做出花样来裹腹,用小拐磨磨豆,煮开再下米称“甜磨子”或“磨糊子”。若把青菜叶剁碎放进锅里再加盐少许煮熟吃,菜少者称“菜和和”,菜多者就是“菜豆腐”了。
听起来,菜豆腐也实在是不大上台面的东西,但是它喝起来口感极佳,既有小米的清香,又有黄豆的浓香,再加上蔬菜的鲜香,而微咸的味道又将这几种香融合在一起,衬托得恰到好处。吃多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人们,偶尔换换口味,来碗菜豆腐,倒是别样的清爽滋味。而且这菜豆腐用料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均衡,常吃对身体很有益处。
每次遇到清河菜豆腐,我总要喝上两大碗,觉得撑得慌了才罢休,而口中豆米的余香,还能让我回味好久。别处其实也能吃到菜豆腐,却远不比清河菜豆腐香浓,这是为何?我却是不知道了。
临西臭豆腐
清康熙年间,沈氏三兄弟宗圣、宗孔、宗舜从清河迁至临西(时为临清)西水波村。其叔沈贵逃荒江苏,学到了臭豆腐制作技艺,回到西水波村,自开臭豆腐坊。
临西臭豆腐起源于临西县老官寨镇西水波村, 三百多年来承传不息。清康熙年间,沈氏三兄弟宗圣、宗孔、宗舜从清河迁至临西(时为临清)西水波村。其叔沈贵逃荒江苏,学到了臭豆腐制作技艺,便回乡自开臭豆腐坊。经过不断实践改良,臭豆腐色味俱佳,名声日振。清光绪年初,沈氏麒昌、麟昌在山东临清开创了“园香斋”酱菜园,其产品“臭豆腐”被选为进京贡品,列为御膳小菜,臭豆腐当即名扬天下。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 园香斋与临清济美酱菜厂合并。后沈氏多名子孙被邢台、邯郸等周边多地酱菜厂聘请传艺。“文革”期间,临西臭豆腐曾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直到1971年才恢复生产。
临西臭豆腐,精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辅以白酒、白糖、食盐,经过十四道工序、历时一年发酵而成。臭豆腐奇在以臭命名,臭而可口、散发异香,实属“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它独特的风味,一经品尝,常令人欲罢不能。临西臭豆腐,其名虽庸俗,但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成品臭豆腐具有色如青,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植物性乳酸菌和维生素B12,极易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健胃、调节胃肠道功能和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臭豆腐满足了穷人对植物蛋白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城乡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许多人对臭豆腐仍然是情有独钟,食之为快。
臭豆腐制作这一独具特征的传统技艺,蕴涵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临西臭豆腐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香”飘四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文化,也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如今,臭豆腐作为西水波村的支柱产业,以发展到80多个作坊,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领取了卫生许可证。经过一系列改革,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当地老百姓冬季餐桌上离不开的美味佳肴。
临西饼卷肉
临西饼卷肉源于临西县西部的下堡寺村。从明朝中叶开始,下堡寺集市规模扩大,每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下堡寺热闹非凡。当时集市上有家“王家薄饼店”和一家“王记牛肉”紧邻,两家生意都很兴隆,赶集之人必品。清同治年间,“王家薄饼店”的王炳发为了方便老百姓食用,突发奇想地将肉切碎后卷到饼里,始创“饼卷肉”。不曾想这出其不意的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推崇。长期以来,长盛不衰。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代代相传。临西饼卷肉的第四代传人王俊桥(大号王三儿),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改进,使饼更绵软,肉更醇香。
1958年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低迷。改革开放后,王俊桥广收学徒,遍及河北省的临西、威县、邱县、馆陶、邢台等县,以及山东省临清、聊城等地,生意日渐兴隆,“王三儿饼卷肉”从此闻名一方。临西饼卷肉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王三饼卷肉”、“吴老胖饼卷肉”、“小石头饼卷肉”、“王家饼卷肉”等相继挂牌,“临西饼卷肉”供不应求,重放异彩。
临西饼卷肉,又称临西肉卷饼,俗称饼卷儿、吹喇叭。以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县城为中心,向方圆两百公里辐射。河北省的临西、威县、清河、邱县、馆陶、邢台等县,以及山东省临清、聊城等,都有“临西饼卷肉”这一特色美食。
临西饼卷肉,即用一张薄而有弹性的面饼和卤牛肉巧妙地做在一起。取直径半米左右的鏊子(也叫饼铛)加热后,涂抹少许小磨香油;把擀好了的面饼用擀面杖轻轻挑起(由于面软,面饼自然下垂,由椭圆形垂为直径约40cm的圆形薄饼),运用腕力轻轻拖放在鏊子(饼铛)上;刷香油,以小火烙至起小气泡;用长长的翻饼批(竹制)将饼翻转,再刷香油,同样烙至起满小气泡。其特点大如锅盖,薄如帛纸,爽软绵香;牛肉,选用鲁西鲜嫩黄牛肉,按祖传配方经特殊工艺卤制而成,酥烂醇香。饼卷肉,则是巧妙地将饼和肉合二为一,吃法新鲜独特。其特点选料精良,制作考究,饼肉相叠,层层相卷,饼身油亮,形如喇叭;饼借肉香,肉借饼味,老幼皆宜,贫富同餐;以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清香不腻、绵软适口见长,香味浓郁而悠长,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临西饼卷肉,凭借着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经济实惠,以及良好的品质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成为面食种类中的佼佼者,成为临西百姓招待客人时的主要小吃食品,更是临西小吃市场的热销食品,外地来的客人争相品尝。
临西饼卷肉,出于民间,至今仍属于民间,平民、大众的属性从未改变,是真正属于中国百姓自己的快餐食品,有人称其为中国老百姓的肯德基,人送美誉:河北第一饼。临西饼卷肉,既是一种美味的食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既是面食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项传统绝活。
尖冢手工空心挂面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当地特产。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成品挂面自然晾干,不烘烤,细如发丝、洁白中空、细腻筋道、滑柔爽口、入锅即熟、回锅如新、久煮后不烂,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近年来,临西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了非遗基地和非遗传承人档案,发挥艺人“传帮带”作用,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传给年轻一代的手工艺者,并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展演”等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激发了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性。临西非遗参加了多场国家、省级展会,受到了各级领导、各界媒体的一致好评,并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