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拼音:Helan Xian),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汉时置廉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宁夏县,1941年,更名为贺兰县,贺兰县土地面积1204.71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下辖4个镇、1个乡、3个场、1个管委会。2016年贺兰县总人口(常住人口)255995人。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黄河入境而过,98% 为黄河自流灌溉。
区划名称 | 贺兰县 |
---|---|
行政级别 | 市辖县 |
区划代码 | 640122 |
辖区面积 | 1204.71 km2 |
人口数量 | 25.5995 万人 |
车牌代码 | 宁A |
电话区号 | 0951 |
邮政编码 | 750200 |
行政驻地 | 习岗街道 |
气候条件 | 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
地理位置 | 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 |
贺兰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富兴街街道 | 640122001 | |
习岗镇 | 640122100 | |
金贵镇 | 640122101 | |
立岗镇 | 640122102 | |
洪广镇 | 640122103 | |
常信乡 | 640122200 | |
南梁台子管委会 | 640122400 | |
暖泉农场 | 640122401 | |
宁夏原种场 | 640122402 | |
京星农牧场 | 640122403 |
贺兰县建制沿革
西汉时置廉县。
唐、隋时属怀远县。
西夏、元时属定州。
明为宁夏卫地。
清为甘肃省宁夏府之首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宁夏县,县治位于宁夏府城内。
民国初期(1912年至1927年)属宁夏道。
1928年,宁夏道改建为宁夏省,属宁夏省。
1935年,县驻地迁至谢岗堡(原名谢保堡)。
1941年,因宁夏县与宁夏省重名,更名为贺兰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仍属宁夏省。
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建立,银川专区撤销,属宁夏回族自治区。
1972年,设置银北地区,贺兰县划属银北地区。
1975年,划归银川市管辖。
贺兰县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隔河与陶乐县相望,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习岗镇距银川市14公里。辖区总面积1204.71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一般统计为1208平方公里,按1987年土地调查为1254.6平方公里,约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2.33% 。
地形地貌
贺兰县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拥有耕地58万亩,98% 为黄河自流灌溉。
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西部贺兰山海拔1400米以上,其最高峰海拔3566米;贺兰山东麓海拔1122~1400米,为山前洪积倾斜增原;东部处于银川盆地的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海拔1102~1122米,贺兰山地和银川盆地直接过渡,形成鲜明的对比。
按照中国三大地势阶梯划分,贺兰属第二阶梯。贺兰县地貌自西向东依次为5个部分;贺兰山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河成老阶地,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河漫滩地。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崇山峻岭,也有洪积扇裙地区;有平原,也有沙丘;有黄河,还有湖沼。
贺兰山属阴山支脉,是耸立在贺兰县西侧的天然屏障。山势的西南向东北延伸,山地总面积32.7 万亩,占贺兰县土地总面积的17.4% 。
贺兰县西起西干渠,东到黄河边的整个东半部,属于黄河近代冲积平原,分别由黄河积和冲积湖冲积而形成。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海拔在1102~1122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坡降约为1/4000,面积为116.1万亩,占贺兰县总土地面积的61.7% 。
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内,湖沼洼地分布其间。
气候环境
贺兰县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9.7℃,极端最高气温36.90C,极端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138.8毫米。
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按中国气候分区指标划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经常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入,以及贺兰山地形条件的影响,四季气温变化大,冬春季常因冷空气的入侵而带来大风和强烈降温,形成干冷漫长的严冬;夏秋受到东南季风暖温空气的影响,形成雨水较多的季节。根据贺兰县的气候特点,这里习惯将3~5月划为春季,6~8月划分夏季,9~11月划分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划为冬季。
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贺兰县又可分为3个气候小区,即贺兰山寒温带气候区、贺兰山山前洪积扇气候区和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贺兰县因地区类型不同而形成气象之差异。
根据贺兰县气象站的记录资料分析,春季升温快,平均气温在10℃左右;夏季气温较稳定,平均气温在2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6.7℃;秋季降温较快,平均气温8~9℃之间;冬季气温持续寒冷,平均气温在-9~-6℃之间,极端最低温度曾达到-27.7℃。温差大是贺兰县气温的一个显著特点:①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②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③地区温差较明显,贺兰山气候区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在-0.8℃以下;平原气候较为温和,年均气温在7.9~8.6℃之间。
贺兰县的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3753.2℃,大于或等于5℃的积温为3619.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281.6℃,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629.9℃。主要作物生长期所需热量基本上均能得到满足。
贺兰县属温带干旱地区,一年四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根据历年资料统计,贺兰县年均日照为2935.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6% ,太阳辐射总量全年为140.9千卡/厘米,6、7月太阳辐射最强,月均17千卡/厘米。4~9月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期,此间太阳辐射总量达91.6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3% 。气温高于10℃时的太阳总辐射量为85.4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58.7% 。
水文环境
贺兰县地年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贺兰县降水少,年均隆水量约15766万立方米,形成地表径流量为零。但地表水比较丰富,由南向北穿过县境的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第二农场渠和西干渠五大干渠,全长112.3公里,年入境总水量13.7亿立方米,年灌溉引水量5.6亿方,灌溉贺兰县几十万亩农田。。
由于长期灌溉、耕作,古老渠道沿线的地势较两侧明显隆起,在脊状高地之间形成了槽型封闭的洼池,成为水盐汇集区,形成了串珠似的几十个大小源泊和下边碱沼泽。
贺兰县的地下水储量丰富,潜水调节储量约为1.28亿吨。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引流灌溉及大气降雨补给。总体说来,贺兰县的地下水埋藏较浅,其埋深又因地形及排灌情况而不同。引黄灌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有的地区埋深小于50厘米;金山洪积扇地下水最大埋深达26米。据观察,影响地下水埋深动态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春灌开始后,地下水位随之急剧上升,5、6月达到高峰。秋灌、冬灌停止后,地下水位下降。每年4月上旬,地下水位处于最低点。
贺兰县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是贺兰县的主要生物资源之一。贺兰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 ,其中贺兰山林地生长着天然林11万亩。除贺兰山林地外,贺兰县1988年有林业用地13.9万亩。贺兰人民历年来在贺兰山东麓和引黄灌区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黄河护岸林、草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以及用材林、经济林等各种人工林总计约8.87万亩,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沙枣树、刺槐、榆树等。贺兰县有果园1.8万亩,果树类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枣等。浆果类中的枸杞子被称为“红宝”,为宁夏“三宝”之一。林业用地中,沿有1.38万亩未成林和2.2亩无林地。
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贺兰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5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有308种,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
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贺兰山共有鸟类115种,比较珍贵的动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蓝马鸡等,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灌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内及黄河中,生长繁衍着多种鱼类。
土地资源
贺兰县总土地面积按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为181.2万亩,按1986年土地详查资料为188.2万亩。其中,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有116.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7% ;贺兰山面积约32.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4% ;山前洪积平原面积约为3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 ;沿未利用的荒地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7% 。
矿产资源
贺兰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磷矿石、白云岩、石灰岩、芒硝、池盐和贺兰石等。
煤炭主要产于贺兰山苏峪口沟内,行政区划属该县金山乡,谓苏峪口煤矿。该矿床原煤变质程度高,属中高灰分无烟煤,迄今已有200年的开采历史。该矿煤层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估计远景储量为2.3亿吨。加上另外2处煤层,贺兰县煤的远景储量总计约4亿吨。
磷矿石是生产农用肥料的原料,矿订地处贺兰山苏峪口沟内,已建矿开采。矿石开采。矿石可划分为磷砾岩、砂质磷块岩、钙质磷块岩3种类型。经可选性试验表明,该矿性低品位胶磷矿,但可选性较好,以制钙镁肥及磷铵为宜。矿区已控明工业储量185.1万吨,远景储量可达1204.7万吨。
苏峪口沟内还摇篮有建材矿产资源白云岩矿庆和石来岩矿庆。白云岩矿石可供生产耐火材料之用,也是生产钙镁磷肥的良好材料。该矿储量大,出露好,易于开采。石灰岩可作水泥原料及冶金辅助原料,也可烧制石灰。矿体规模大,储量丰富,露头好,便天露天开采。
贺兰县丰登乡马家滩盐湖年产芒硝200~300吨,池盐30~40吨,盐湖长320米,宽160米,夏季产石盐,冬季出芒硝,如此延续数十年而不衰,地方土法开采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因盐湖面积小,矿层薄,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贺兰石是贺兰山上一种经区域变质作用而生成的紫红色夹灰绿色、灰蓝色不规划斑点及条带的板岩,色泽典雅,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可雕性强,是工艺雕刻的上乘原料。用其雕刻的“贺兰砚”,因艺术性高、实用性强而久负盛誉。贺兰县境内之拜寺口沟内有贺兰石矿层。
贺兰县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贺兰县总人口(常住人口)255995人,比上年增加2666人,其中城镇人口135037人,比上年增加11539人;乡村人口120958人,比上年减少8873。城镇化率52.75% ,同比提高4.00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低3.54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2.93‰,比上年提高0.6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55‰,比上年降低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8‰,比上年提高2.05‰。
民族
有汉、回、满等15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24.9% 。
贺兰县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留下了不少史前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遗产。西夏在宁夏立国,有大批西夏的皇陵。除此之外,有贺兰山岩画、滚钟口寺庙建筑群等文化遗迹。
贺兰山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标志。著名的宋词《满江红》(疑为后人伪托岳飞所作)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词句。
贺兰县风景名胜
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德胜工业园,由宁夏百瑞源枸杞产业有限公司策划并投资兴建,于2009年筹划,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历时三年之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
中国枸杞馆分为祈福馆、文化馆、养生馆三大部分并配有公共服务区。馆内采用大量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雕塑等形式,并配以现代高科技声、光、点等表现手法,对中国和宁夏种植枸杞的历史、产业现状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展示。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研究游牧民族习俗、宗教、狩猎、战争和情感的文化宝库。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岩画的创作年代可自明清上溯至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它以其表现形式丰富、分布区域集中、文化内涵深厚、距离中心城市近而名冠世界岩画之首。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坐落在贺兰县西部的拜寺口。拜寺口双塔矗立在拜寺沟口左侧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个方形平台上,是一对砖砌佛塔。山口东侧的塔称为东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筑高13层,每层塔檐下,各面都有各种兽头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层高,较东塔粗壮外形呈抛物线状,曾发现梵文、西夏文题记和元代银币等。两塔东西相距百米,象一对情侣,含情脉脉,形影不离。人们怀着敬仰之情,送给她们许多美丽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飞来塔”。
滚钟口
滚钟口,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拥有的花岗岩风蚀地貌景群。滚钟口,现是宁夏最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古名胜地”。
苏峪口滑雪场
苏峪口滑雪场,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苏峪口森林公园内,四面环山,泉水丁冬,是宁夏地区规模最大、设备设施齐全、项目多样的高山滑雪场。距银川市区仅40公里,驾车仅需 50分钟车程就可到达。 雪场占地12万平米,布局合理,可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雪场内分别设有初、中级滑雪道,中级道长350余米,平均坡度14.6度;初级道长420余米,平均坡度10度左右。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西北50千米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930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 ,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八百余种,是宁夏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近万公顷的范围内,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樱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尤其是当您踏入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处,登上青松岭的峰顶,人处在苍茫林海之中,低头看百丈悬崖,放眼望郁郁葱葱。古松立于峭壁之间,残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涛阵阵,云雾蒙蒙,宏伟险峻的景观给您一种回归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
新明渔业科技示范园区
新明渔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东邻石中高速公路,立暖路及北支渠从园区门口经过,是一家集水产苗种繁殖,水产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水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休的大型现代化渔业科技示范园区。
樱桃谷景区
贺兰山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和干燥剥蚀及流水侵蚀,使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形成了山岭与峡谷相间排列等复杂地形。其中尤以樱桃谷最值得一游。樱桃谷景区全长二公里,因其遍布了野生樱桃树而得名,属于峡谷景观,是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 初春时分,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每至盛夏,绿荫蔽日,百鸟争鸣;金秋季节,硕果累累,芳香迷人;寒冬腊月,银装素裹,天地无痕;奇特的造山运动,使樱桃谷产生了许多完整的地质剖面和奇异的古生物化石。其谷底景色与山脊风光迥然不同,给游客形成视觉上的极大反差,“一线天”、“双狮峰”、“飞来石”等景点,充分体现了造物主的神工鬼斧;那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甘甜爽口的樱桃山杏,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妙趣横生的自然环境,无不反映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