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评

黔东南州各地特产一览表 黔东南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黔东南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黔东南特产,是指黔东南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黔东南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黔东南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广义的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也包含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黔东南州各地特产一览表

地区特产
黔东南州侗族侗果  下司狗肉  黔东南牛瘪和羊瘪  山乡牌野生山茶油产品  苗家鸡稀饭  苗家冻鱼 
凯里市凯里红酸汤  下司酸汤鱼 
黄平县黄平泥哨 
三穗县三穗灰碱粑 
镇远县镇远春生蕨粑  镇远冯三毛牌柴火腌腊肉  镇远陈年道菜  镇远储绣毛线绣  洞藏坛子青酒 
岑巩县岑巩思州血豆腐  岑巩柿饼  思州石砚 
天柱县远口发豆腐 
锦屏县锦屏凉拌米豆腐  锦屏酸菜鱼  锦屏蜂蜜 
剑河县剑河藠头 
榕江县榕江卷粉  榕江脐橙  榕江小香鸡  榕江锡利贡米 
从江县从江香禾糯  从江椪柑  从江香猪 
雷山县雷山永乐鱼酱  雷山乌杆天麻 
丹寨县丹寨硒锌茶  丹寨苗族百鸟衣 

下面是黔东南州各地特产简介,一起看看吧。

侗族侗果

侗果,是侗家招待贵宾的一种特产美食。制作方法是:将蒸好的糯米舂粑,边舂边撒上野甜藤水,制成糍粑晾上一天,半软半硬即切成手指大的块,阴干后,再用菜油炸,然后把炒香的芝麻撒上,又香又甜又脆的侗果就制成了。

黔东南侗果是侗族人在传统节日上祭祀的常用供品,同时也是待客茶点,流行于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剑河等县。经长时间不断的改进提高,目前已发展为当地苗、瑶、水、汉等各民族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爱吃的名点。

在黔东南每年农历的“三月三”节里,侗果为当地的必备之食。通常在节前,侗家姑嫂、妯娌、婆媳、母女们便开始三五成群地加工侗果。加工侗果必须用当地野生植物的甜藤作为增甜剂,目的就为了使侗果具有藤的自然芳香。《本草遗拾》中有将“甜藤捣汁,和米粉作糗饵食,甜美、止泄”的记载。这说明甜藤作点历史悠久。侗族继承此食的传统方法并将之发扬光大,使之流传至今,成为闻名遐迩的名食。

不过遗憾的是侗果还未真正的流入大众,大多的侗果还只是停留在家庭里手工制作,未见其在市场上进行柜售。

原料:糯米1000克、甜藤汁、茶籽油、红糖、酥黄豆面、熟芝麻等适量。

步骤:1、秋收后取藤,将之割碎后反复锤打,脱去外层皮毛,再用重锤锤烂后,以石碓舂至泥状,取出用清水浸泡一夜,过虑取汁。

2、米淘洗干净,浸泡一夜,蒸熟成糯米饭。

3、边舂糯米饭边加甜藤汁,直至成甜藤糍粑。

4、粑在簸箕内晾一两天,至半硬半软状态,将之切成指头大小的丁状,拌上黄豆面,摊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用坛子和塑料密封贮存。

5、干糍粑丁在油锅中炒至半胀,放入茶油锅中炸至膨胀,几秒钟后,如白石头子似的干糍粑丁纷纷飘浮,胀至状如猕猴桃大小,色呈酱黄时,捞出沥油。

6、红糖与水3:1比例入净锅,小火熬化,边搅边熬,熬至糖液起丝,将上述炸制原料分批入锅,铲动翻滚,俗称“穿糖衣”。取出料,放在备有熟芝麻的簸箕上,迅速翻转滚匀,使之表面均匀粘上芝麻,即成侗果。

7、侗果冷晾后用坛子或塑料筒密封贮存,随吃随取,保持酥脆。

诀窍:1、甜藤易秋后采取,具有酥松与增甜的作用,如用糖水替之,成品干硬而不松软。

2、做成干糍粑后要密封保存,否则会发霉变味。

3、制作前要先炒后炸,以致膨松。

4、熬糖炒糖丝时火候很关键,嫩则不粘,老则发苦。

风味:外形膨胀松泡,剖面如丝瓜瓤,外香内酥,芳甜爽口,芝麻馨香馥郁,酥、脆、甜俱全,地方特色浓厚。

下司狗肉

下司狗肉是仅次于下司酸汤鱼的好菜,许多过路客人和朋友都喜欢来下司吃狗肉。下司狗肉肉质细嫩,味道纯正,准确地说,下司狗肉叫下司草烧狗肉,正因为采用草烧技术,即所谓的“天然”技术,所以它与其他地方的喷灯烧、煤烧煮起来的味道有所区别。另外,下司人在选狗的时候也比较讲究,只要农村人养的土狗,不要0狗和饲养狗,并且一般都只要重十多斤的,既不要老狗,也不要太小的狗,故味道与其他地方的有所区别。

下司狗肉汤锅堪称黔东南美食中一绝。所谓汤锅,通俗说就是大口的锅煮大块的肉喝大碗的酒以达大快。狗为十多斤的本地小黄狗,肉嫩皮薄;宰杀后用稻草熏烧,色至微黄、皮脆;砌成大块放入大铁锅中,倒入清水(清水江河水),用木柴大中火煮到半成以上熟,肉香汤鲜皮脆骨剔;后用小铁锅架在炭炉上,舀入大铁锅中的原汤,放狗肉香(薄荷)、长葱、芫荽制汤,汤开放入砌成小块的狗肉;上好的蘸水(本地朝天辣、葱姜、狗肉香、芫荽,狗肉香必不可少)和米酒、时令新鲜蔬菜。

现下司有不少的狗肉店,但要吃上正宗的狗肉汤锅,只有赶集(每星期五)和看会(农历六月二十四等民间节日)才会遇上,同时要选名厨,如“谢六八”、“张老四”、“顾老董”等。

黔东南牛瘪和羊瘪

牛瘪和羊瘪,是黔东南非常奇特的一种食品,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实际是卫生、科学、可口的菜肴。它是在宰杀牛羊时,将其胃液取出并过滤干净,在烹制牛羊肉将熟时,放人适量。烹制好的牛瘪和羊瘪是黄绿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

山乡牌野生山茶油产品

山乡平牌野生山茶油均采用贵州黔东南高山地区特有的木本油脂类天然野生茶籽,结合本地传统的物理法榨油方式、高标准的除渣过滤设备及方法自制而成;山茶油中富含多种功能性营养成分,素有“油中之王”的美称,是居家饮食、馈赠亲朋好友的高端礼品。

苗家鸡稀饭

苗家鸡稀饭,被众多人士誉为“营养粥”。它是用1斤半到两斤的本地鸡1只,杀死去毛抠除肠杂洗净后,砍成小块放入锅中,用五至七两白米倒入锅中用清水煮,待熟后加入,也可适量盐巴、花椒等作料,即可食用。这种稀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纯正。通常在苗家过年节、妇女生孩子、待客迎朋友的时候,都会以此为佳肴。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旅游服务中心

苗家冻鱼

苗家入冬的时令菜肴。隆冬季节从池塘或河沟里捕来鲜鲤、鲫、青鱼或别的杂鱼,与辅菜和调料一起放入清水锅里烧煮。七、八成熟后置冷,第二天即冻成一整块。吃时用铲或刀划成小块,味道鲜美可口。再洒上一点糊辣面,味道就更加别致了。

凯里红酸汤

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具有开胃的作用。凯里红酸汤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具有开胃的作用,食用后能令消化不良、厌食等患者胃口大开。凯里人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翩翩”的民间俗语,可见,红酸汤在凯里人饮食链上的重要地位。

下司酸汤鱼

下司酸汤鱼是黔东南州的四大名菜之一,扬名省内外。来麻江作客的好朋友或贵人,麻江多以此菜招待之。其特点如下:料选用清水江野生活鱼或田鱼,如角角鱼、鲤鱼、鲑鱼、鲧子鱼、鲶鱼等。汤用米酸或辣椒酸加入姜、蒜、番茄、花椒、味精、鱼香菜等调配而成。属纯天然绿色食品,色、香、味俱全、肉质细嫩,口感好,汤鲜、刺激食欲,可增加饭量,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上等好菜。

下司酸汤鱼的制作方法:

主料:鳜鱼1千克

配料:红酸汤2500毫升,广菜节100克,青椒片250克,番茄片100克,猪油50克

调料:食盐10克,煳辣椒面30克,姜丝10克,姜末10克,葱花8克,蒜泥10克,蒜瓣、薄荷25克,花椒粒、木姜子各5克

制作过程:将鳜鱼宰杀刮鳞、去鳃去内脏洗净,放入锅,加酸汤、广菜、番茄片、青椒片、姜丝、蒜瓣、木姜子、花椒粒、盐5克,放猪油上火煮熟即成,用煳辣椒面、姜末、葱花、蒜泥、薄荷、盐5克加酸汤调制蘸水(10份)蘸食。

味型:咸鲜、酸

特点:鱼肉鲜嫩,汤汁味美

黄平泥哨

黄平泥哨采用贵州黄平特有黄泥,纯手工制作,虎的造型逼真,惟妙惟肖,作者将平常人们眼中威严之虎塑造成可爱乖巧的造型,沉静中却难掩虎之威仪。

黄平泥哨民间工艺品,产自且兰 古国——旧州。是以当地优质黄泥做基本原料,通过纯手工艺搓捏成型、木屑锻烧、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题材广泛,有飞鸟走兽、蝶虫蛙鱼、家禽六畜 等。色彩一般以黑底点红绿为主,兼杂黄、白、蓝等色。近似当地苗族妇女的紫色衣裙和刺绣花块,最负盛名的泥哨题材为中国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泥哨造型 注重动物头部特征,强调神似形略,形成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每个泥哨下部均留有一个吹气孔和一个回气孔,能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黄平泥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与极高的收藏价值。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三穗灰碱粑

三穗灰碱粑,灰碱粑对贵州三穗人来说,犹如火锅之于重庆、狗不理之于天津,已不仅仅只是一种当地特色小吃这么简单,还有着许多的“情结”甚至已超出了吃的范畴。”可见灰碱粑之于三穗人的重要性。灰碱粑顾名思义是用柴草灰和大米制作而成,工艺相当有意思。

食用方法:1.切成条状,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左右

2.盛入碗中,加汤(如龙骨炖汤,番茄汤,紫菜汤等)然后放 入香料(如;葱花,蒜茸,芫茜,五香,胡椒粉等,凭各自喜好添加) 即可使用。

灰碱粑使用辅料绿色健康,不添加任何市场上的调料添加剂,适合各个年龄段朋友食用。

另外,在三穗县各个地方的黑白喜均在正餐前以 灰碱粑招待客人.也是所谓油茶之一。

镇远春生蕨粑

“春生纯天然蕨粑”是选用贵州镇远大山里的野生蕨根,精挑细选,择其优根,经过传统加工工艺,精加工而成。此蕨粑色泽暗黑、口感细腻、回味香甜,耐煮、耐炒。本品具有“山中黑黄金”之城的美誉。它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俗话说:“一家炒蕨粑,十户皆知晓。”这充分说明蕨粑的那个香了。

老人说:那个宝贝,在过去的年代里,蕨粑不知救了好多人的命,真是救命“稻草”啊。

蕨粑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炒着吃、蒸着吃、煮着吃、煎后用蒜苗、腊肉炒着吃等。

镇远冯三毛牌柴火腌腊肉

镇远柴火腌腊肉系列制品在黔东南乃至贵州早已盛名,因主要采用柴火烟熏以及主要在每年的腊月制作而得名,在众多的肉制品中,柴火腊猪脚是一种广泛流传于镇远山区的传统特色食品,它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柴火腊猪脚之所以在民间长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食品具有食用方便安全、香味独特、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储存方便等特点。

镇远县名城食品厂生产的“冯三毛”牌柴火腌腊猪脚、香肠等腌腊肉制品是选用镇远农村山寨传统喂养的土猪为原料,采用香树叶、木材、药材等多种植物作为燃料,经腌制、熏烤等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先进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产品具有色泽金黄、肉身干燥、质地紧密、层次分明、油中透红、红中透亮、肥膘透明、瘦肉呈红色、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保质期长达10个月以上等特点,风味独特、腊香浓郁、爽口不腻。煮熟后,清香扑鼻,色泽鲜艳,从而使人食欲大增。逢年过节,人们总要带上腊猪脚去走亲。“冯三毛”牌柴火腊猪脚现已成为广大农村及城市宴请宾客的一道常用的美味佳肴,也是馈赠好友之佳品。

镇远陈年道菜

陈年道菜产于贵州镇远,已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最初由贵州镇远县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陈年道菜清朝时曾列为贵州贡品,进贡给皇上食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因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香味浓郁、荤素两宜、越存越香等特征而长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直蜚声于世,是居家宴客之佳品和餐馆必备之调料,被《中国名城历代贡品录》一书列为“蔬菜贡品”中七种贡品菜之一。

镇远储绣毛线绣

“储绣”——镇远县储吉林(原镇远县民族绣品厂技术厂长)独创的现代新工艺刺绣的毛线绣工艺产品。此工艺集中十字绣与传统刺绣为一体,利用多彩毛线和专用手工针、纤杆、绷架等织绣而成。

作品色彩艳丽、厚重、有立体感、有国画的深远、又兼油画的华丽,该工艺作品多次参加县、州、省能工巧匠工艺大赛获奖。有大幅巨制,长、宽可以达几十米,也有小巧作品,为室内装饰、馈赠佳品。

洞藏坛子青酒

洞藏坛子青酒,采用云贵优级高粱,经一种原始的山洞窖藏方法,系基酒采用土陶酒坛盛装,经过山洞长期贮存,让基酒自然老熟。

洞藏酒体较一般酒库贮藏的白酒更为清澈透明、丰满醇和,更为芳香、优雅、细腻,享有“洞中贮一日,开瓮香千里”之美誉。这种源自远古、返璞归真的酿造工艺,被我国白酒专家称誉为“利用天然状态,利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来酿造优质原酒这一工艺,与世界优质白兰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一种生产工艺。”贵州青酒厂人工开挖与天然形成的洞藏山洞约四万平方米,迄今为止,是中国白酒业最大的窖酒洞库。

贵州洞藏青酒酿造工艺不仅继承了我国数千年的白酒文明,而且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堪称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贵州洞藏青酒酿造工艺因获殊荣而被确定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岑巩思州血豆腐

岑巩血豆腐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特色美食。血豆腐是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后伴以食盐等各种佐料制成的一种菜肴,具有味美色鲜、香醇可口的特点。

岑巩血豆腐是岑巩人民过春节常制的一种美食,其制作过程是将新鲜的猪肉和豆腐混合后,抖以食盐,然后将被鲜猪血染透的豆腐团捏成苹果大小的小团,放入垫有稻草的竹筛内(只放一层,不能重叠,以防变形),置于火炕上熏烤(通常与腊肉、香肠一起熏烤),至血豆腐表层呈黑色变硬时即可。制成的血豆腐外呈黑色,内呈淡红色,带有很多小孔,是血豆腐中的水分蒸发后形成的。食用时,洗净其表面污物,置于沸水中与腊肉同煮到腊肉熟时切成薄片即可食用。冬春时节,到岑巩农家作客,可食到美味香醇的血豆腐。

岑巩柿饼

岑巩柿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特产。岑巩柿饼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柿子,是岑巩的特产。柿子黄果时,可制成柿饼、柿花,食时糯中带甜,润喉利尿、降压止血,通常是人们迎宾送礼或品茶的佐点。

岑巩柿饼历史悠久,相传明清时期早已上市,解放后产销很旺,近年 来上市率仍然较高。主要产于大有乡腊恰畈村大洪湾、三眼井和新屋,凉水村的贺家屯、黄秀冲,茂隆村的中古塘、野猫洞,统口村的侯家屯、枇杷园,木召村的河溪屯。

柿饼的加工程序较为复杂:白露过后,摘下七成熟的柿果,用刮刨刮去外皮,放在篾编的柿架上,白天在阳光下爆晒,晚上再用火烘烤,待柿子颜色变为棕红时,用手反复捏压成圆形饼干状,用棕叶捆扎,一般十个为一扎,然后将捆扎好的柿饼储藏,随着气候的变冷,柿饼中的糖份自然分泌,在柿饼上结成一层白色的柿霜,集色、香、味一体,十分诱人。

思州石砚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因砚材产于古思州治地(今岑巩县思阳镇)而得名。相传于汉代前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内含有天然的金星矿石,故又称 “金星石砚”。思州石砚是中国历史上开发与利用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

在汉代前期,思州为蛮夷之地。康熙年间进士、大学者檀萃因非常喜欢思州石砚,专程考察石砚的产地,并把它写进了《楚庭稗珠录〃中。据《水经注》和民国《岑巩县志》记载:汉、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者把思州划为“五溪蛮“地区,俗称“蛮溪”,居住在这一带的土人称为“蛮民”。在思州这片地域上,唐代还设置过“蛮州“。现在的思州石砚或称金星石砚,旧时亦称为“蛮溪砚”。

远口发豆腐

天柱远口发豆腐,是当地千年发间传统食品,用优质大豆,环保天然山泉水,特产山茶油,采用祖传工艺精制而成.品质优良、柔软香酥、口感好、营养丰富,是美味佳肴的一道特色菜.是家庭、食堂、酒店、宾馆、招待客人的宴席佳品.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糖、减肥,对人体机能起调节作用,是馈赠亲友的健康食品。

锦屏凉拌米豆腐

锦屏凉拌米豆腐做法:1、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米豆腐一般的菜市场卖豆腐的地方就有

2、锅内装水烧开,放入米豆腐小煮下,过下石灰味儿

3、过好水的米豆腐放入凉水中浸泡下

4、小米椒切碎,不能吃辣椒的人就不要放或者少放,切好的辣椒把辣椒籽去掉,不然不利索

5、大蒜,生姜,葱头切小粒儿,凉拌的建议切得碎一点哦,好看还容易入味

6、米豆腐切成均匀得出小块备用

7、取一个小碗,里面放入辣椒油,香油,姜蒜,生抽,麻油,辣椒油,盐等调味料都可以调好味儿

8、调好的汁儿淋入米豆腐上

9、我还放了点蒜蓉酱,大家没有的话其他自己喜欢的酱都可以

10、锅内油七成热时转小火放入辣椒碎和姜蒜碎爆香

11、爆好的蒜汁淋在米豆腐上,拌匀即可

锦屏酸菜鱼

锦屏酸菜鱼的做法:1、将鲈鱼平放在案板上,取一把锋利的快刀平着从鱼尾处片入鱼肉,贴着中间的鱼骨将鱼肉片下来,然后翻面将另一边的鱼肉片下来;将片下来的大片鱼肉平放在案板上,刀与案板呈45度的角度下刀,将鱼肉切成薄片备用

2、在切好的鱼肉内调入所有腌鱼材料,用手轻轻抓匀,腌制15分钟

3、将酸菜洗净后切成小条、大蒜和生姜切成片,干辣椒切成段

4、锅内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烧至7成热,然后放入1半的花椒和干辣椒段呛锅,待香味出来后再放入八角、大蒜、生姜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

5、待酸菜的香味炒出来以后,加入约1升的清水然后放入之前剔下的鱼头鱼骨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5分钟至汤变浓

6、轻轻地倒下鱼片烫熟后即可熄火将煮好的酸菜鱼倒入一个大碗或砂锅内(建议使用砂锅,请注意附后的贴心建议)

7、将锅清洗干净,然后倒入少许油烧至7成热后放入另一半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后倒在煮好的酸菜鱼上,最好放上2根香菜即可

锦屏蜂蜜

锦屏蜂蜜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特产。中蜂采集百花经充分酿造而成,封盖成熟的土蜂蜜,蜜色深黄、口味独特、香味醇厚且浓度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锦屏中蜂是中国西南蜜蜂中的一个优秀品种,所采集百花经充分酿造而成,封盖成熟的土蜂蜜,蜜色深黄、口味独特、香味醇厚且浓度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亦为《本草纲目》记述之蜂蜜,药效佳,是药引的首选蜂蜜。

剑河藠头

剑河藠头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特产。剑河县藠头洁白、嫩脆、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食而不腻。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藠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叶细长,开紫色小花,鳞茎、嫩叶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有糖、蛋白质、钙、磷、铁等14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4种维生素多种营养物质。藠头生长适潮耐肥,一般多种于背阴潮湿的鸡粪土中,每年秋季下种,次年入秋收获,生长期在300天左右。只要施足底肥,季中除草一、二次,亩产都在数千公斤,是一种投入少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是烹调佐料和佐餐的最佳佐料。干藠头入药可健胃、清痰、治疗慢性胃炎。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泻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藠头的吃法很考究,鲜品切片或切成丝炒肉、凉拌,味道独特。而更多的还是用来腌制。个大色白的可按各人喜好腌制成酸、甜、辣等口味,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令人闻而生津不止;品质稍差的拌入辣椒剁碎腌成藠头辣子,都是开胃佐餐顺气的佳品。

剑河有悠久的藠头种植历史和独特的栽培技术,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藠头洁白、嫩脆、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食而不腻。该县岑松镇、久仰乡、石番溪乡、南寨乡、柳川镇、南明镇等乡镇都是藠头生产的主产区。

榕江卷粉

榕江卷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将瘦肉、窝笋、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先从粉盘上剥下来的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

吃卷粉也有两种:一种是吃热卷粉,即把包好的卷粉置于小蒸笼内蒸热,这种吃法,一般在冷天。它的特点是通过蒸热,包在粉内的各种配料的香味能渗透于粉皮里,加上蒸后的粉片韧性更佳,吃起来更感到可口、舒服;另一种吃法是冷吃,这多在热天。热天吃上凉卷粉,心里有股凉悠悠的感觉,起着解热消暑的作用。这两种吃法都有个共同点,即卷粉放于碗里后,用剪刀将其剪成小节的卷粉,然后,淋上酱油、豆腐卤水、酸醋、撒上葱花、姜米、辣椒面,边拌边吃。

卷粉是榕江传统的美食,当地人可以每天都吃卷粉当作早餐都不会厌倦。在榕江大街小巷小吃摊,均能吃到正宗的榕江卷粉。榕江卷粉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让许多在外工作的榕江人念念不忘。有亲朋好友回乡,总不忘托人带上几盒卷粉尝尝。游客到榕江旅游,卷粉小吃摊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做卷粉、吃卷粉,已成为榕江一种特色饮食文化。

榕江脐橙

榕江脐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的特产。榕江县脐橙品质甚优,个大色鲜、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2008年榕江“五榕”牌脐橙获得了“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银奖”、“贵州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金奖”等称号。

榕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摄氏度,生态环境无污染。自2001年着力发展脐橙产业以来,先后引进了美国纽荷尔脐橙、日本清家脐橙、委内瑞拉红肉脐橙等品种。特别是从美国引进的纽荷尔脐橙品质甚优,不仅个大色鲜、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而且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等功效,相继荣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和“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称号,并通过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获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银奖,2008年获贵州省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金奖,有“中国第一橙”之称。

榕江小香鸡

榕江小香鸡个体矮小,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滋补及药用价值,以小、香、乌而闻名,专家评价为“国内优质小型鸡种的佼佼者”。因采取林下放养方式,鸡群以林地杂草和虫害为食,形成天然优质香鸡,2007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榕江小香鸡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水族乡、仁里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八开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计划乡、水尾水族乡、平阳乡、两汪乡共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榕江锡利贡米

榕江锡利贡米来源于榕江县传统优质常规稻“锡利油粘”。由于清香可口,品质极佳,稻株(苗)、稻穗、米饭均弥漫香气,当地俗称“香稻”、“香米”,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一寨煮饭香十里”之美誉。当地百姓多用于产妇、婴幼儿和老弱病人滋补膳食。

锡利贡米,是榕江忠诚镇锡利的一个本地油粘稻,早在明清时期,因米饭香、油质高、味美而作为贡米向朝庭敬贡。锡利贡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属富硒、锌产品,为食用者所喜爱。

锡利贡米品质优良。获得了“ 2001 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 2003 年贵州省农业厅授予“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 “ 2005 年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称号 , “ 2005 年黔东南州第一届农产品金奖”称号 , “ 2006 年第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称号 ,2007 年 贵州省农业厅授予“贵州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锡利贡米”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榕府函〔2012〕5号 贵州省榕江县地方标准:DB522632/T01-2005《无公害锡利贡米 综合标准体系》

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嵩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水族乡、仁里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八开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计划乡、水尾水族乡、平阳乡、两汪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从江香禾糯

从江香禾糯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的特产。从江香禾糯是从江农民经长期选育而成的地方特有稻种,米质上等,味香,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很好的保健、滋补食品。

“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香禾糯是侗族农民千百年来利用当地特殊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栽培选育,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完全采用稻鸭鱼共生模式等自然农法和天然有机农业耕作方式栽培,被称为“糯中之王”。贵州省从江县历来以“香禾糯之乡”著称,从江香禾糯已入选贵州省名特优粮食作物品种。

香禾糯是从江县特有的地方品种,具有米质优良、营养丰富、可食性强、口感香柔、食而不腻等特点,是难得的美味食品,深受从江人民的喜爱。

从江香禾糯分布于高增、洛香、下江、翠里等17个乡镇。

从江椪柑

从江椪柑先后荣获农业部“部优”产品及“93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据《黎平府志》记载:“柑桔黎郡(黎平、榕江、从江)皆有产,古州者佳”。府志诗云:“秋过橙树饱经霜,苍翠丛中点缀黄。向晓桔来舟满载,香风晴日渡满江。”

从江椪柑主要以1984年从湖南湘西等地引进的良种为主要品种,该品种以枳为砧,早结、丰产、稳产、耐旱、耐高温,抗病虫。平均单果重135.9克,果实纵经约5.9厘米,横经约7.1厘米;蒂周常有6—10个瘤状凸起;可食率63.9% ,果汁率49.5% ,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2.26克,酸0.73克,酸甜适度,鲜食可清心、提神,常食用不上火,对人体有益。

1999年,从江县被国家林业部评为“中国名特经济果林(椪柑)之乡” 。

2004年从江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椪柑)名优基地” 。

2004年,“都柳江”牌从江椪柑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标记注册”认证;

2004年从江贯洞镇、下江镇、雍里乡的21个村15000亩椪柑基地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证;

2006年,从江椪柑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从江香猪

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具有体型矮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被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畜种。

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仅产于从江县月亮山区。具有体型矮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保护畜种。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会上,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从江香猪”。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是制作高档肉食品的优质原料。

从江香猪体躯短圆,背毛黑色、稀疏有光泽,额部皱纹浅而少,皮毛呈“川”字型纵行分布,耳较小而薄,略向两则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四肢短细,后肢较丰满。眼睛周围有明显的无毛区,如戴眼镜形状。成年公猪体重23-25公斤,成年母猪体重30-40公斤,香猪是肉脂兼用型猪,早熟易肥,适宜早期屠宰。

从江香猪粗蛋白质含量为87.41% ,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73% ,其中有助于脑神经健康的谷氨酸占17.l6% ,粗脂肪含量为2.92% 。低胆固醇,高谷氨酸。

据贵州大学香猪研究所分析,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剑白香猪、久仰香猪相比,从江香猪肌肉嫩度最高;从江香猪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从江香猪肌纤维直径最细;营养价值最好,是老幼皆宜的优质蛋白来源。是制作高档食品的优质原料。

从江香猪以放牧为主,不喂任何配合、混合饲料,及任何添加剂等,为绝对纯净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产区无任何工业污染,是人们追求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从江香猪 贵州 从江县畜牧兽医协会 从江县全境的21个乡镇,包括从江县的宰便、加鸠、加勉、光辉、加榜、刚边、秀塘、东朗等主产区域8个乡镇,以及从江县的下江、停洞、丙妹、翠里、斗里、西山、雍里、高增、谷坪、往洞、贯洞、洛香、庆云等分布区域13个乡镇。

雷山永乐鱼酱

“永乐鱼酱”是贵州省雷山县的名产,永乐鱼酱创于明末清初,系以永乐镇永乐河特产鱼 扇子(又称长寿鱼)为主要配料,继承祖传配制方法经现代技术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鱼酱酸鲜香味的特殊风味,是烹调佳品。

据传说,永乐鱼酱是永乐镇排告村一位 苗族老人杨乃耶,她聪慧勤劳,善于调理生活,经常到小溪沟里捕捞小鱼,用小鱼腌制鱼酱,改善生活。由于她经常食用自制的鱼酱,开胃可口,增进食欲,身体健 康,她的寿元达134岁。在90岁时,她又重新生了满口白牙,可以同青年人一样吃骨头,人们感到非常奇异。她去世后永乐冷老太继承她的技术生产食用,冷老 太(在碑文上有记载)也活到124岁。冷老太的特点是头发长过脚底,每当她梳头时总是要站在高凳上叫别人跟她梳妆。由于发现这两位老人有上述的特点,引起 了后人的关注,鱼酱酸就传承下来了。后来,她的制酱配方和技术流传民间,至今永乐一带各族人民仍沿用她的制酱技术,以鱼酱作为菜肴调配佳品。

制作永乐鱼酱的特殊原料是鱼扇子,最初发现鱼扇子是在永乐镇加勇村加勇河的“牛打 角”一带。加勇河发源于白竹山脚下的和平冷场,流经塔石三板桥与永乐河汇合,全长30余公里,是都柳江支流之一,属山泉河,河水长年清澈无尘。当时居住在 加勇的人们发现河内的细鱼,它们游起来如扇子在煽动一挥,一开一合的,所以给它们取名为“鱼扇子”,同时观察没发现有老鱼的择儿,所以又叫它们“长寿 鱼”。

曾有人作过比较,用鲤鱼或河中的其它小杂鱼作酱味道不够鲜醇,唯有鱼扇子这种小鱼作酱,味道特别鲜美。鱼扇子,大如毛笔杆,长约30毫米,灰黑色, 每年5—7月产卵,每次产卵都是集中成群往上游产卵,每13天左右一次,每次持续1—2天,十分有规律。此鱼雷山县境内唯永乐河尤多。

永乐鱼酱是以鲜红辣椒和鱼扇子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配鲜生姜、甜酒、白酒、食盐等辅料,经破碎后密闭发酵而成。永乐鱼酱已成烹调佳品,成了酒席上的佳肴。炒菜或煮火锅放上鱼酱,菜肴特别鲜美,可增进食欲,亦有健胃作用。人们常说:“火锅放鱼酱,吃了不留汤”。

雷山永乐鱼酱酸目前有雷山县永乐鱼酱制品厂生产的“冷府牌” 商标永乐鱼酱,其鱼酱感观特性:1、气味:鱼酱酸鲜香味浓;2、滋味:辣酸、微甜、鲜醇;3、色泽:酱红(稍暗红),间有白色、黄色颗粒和灰褐色条形。

雷山乌杆天麻

雷山乌杆天麻是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的特产。

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方祥乡、桃江乡、大塘乡、西江镇、达地乡、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雷山县人民政府关于雷山乌杆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报告》,雷府呈〔2013〕98号,贵州省地方标准《雷山乌杆天麻》

丹寨硒锌茶

丹寨硒锌茶选用“中国富硒锌茶叶之乡”丹寨县境内原生态、无公害、无污染硒锌土壤茶区优质茶叶鲜叶为原料,用独特工艺炒制而成,其条索紧细蜷曲、匀整绿润,香气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鲜亮等特点。

丹寨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受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生产环境的影响,产品品质优良,且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元素。2010年,贵州省共有21个产茶县成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县,丹寨县是其中之一,并已连续两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丹寨苗族百鸟衣

苗族百鸟衣传承于丹寨县雅灰乡送陇、雅灰、羊高、杀高、上丛排路以及雷山县的达地、榕江县的新华、三都县的都江等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寨。这一区域地处偏僻,山高坡大,交通不便,保留着古朴的民俗风情。

“百鸟衣”渊源可以追溯到苗族远古时期,苗族古史神话《十二个蛋》讲述了枫树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十二个蛋由脊宇鸟孵化成自然万物和人类。所以苗族把鸟作为始祖来崇拜;在该地区苗族祭祖活动的“鼓藏节”上,主祭服为百鸟衣,“旗幡”用长幅蜡染布和织锦做成,上面满是鸟纹,还有沾满白色鸟羽毛的祭祀树。

百鸟衣艺术与苗族古代鸟图腾有关,居住在丹寨县境内的苗族支系自称“嘎闹”,即鸟的部族之意,他们是上古蚩尤集团中以鸟为图腾的“羽族”之一的后裔。唐贞观三年,黔东南地区苗族首领谢元琛身着“百鸟衣”入朝参见唐太宗,所带的使团满身“卉服鸟章”,惊动长安,唐太宗命画师阎立德等临摹,名为 “王会图”,这是百鸟衣较早见于文献的记载。

百鸟衣为长衫绣衣,由背、肩、袖口、前胸、后背、前后摆片和衣脚着羽毛束等十几个板块构成。整件衣服集平绣、堆绣、打结绣、破线绣、钉线绣、辫绣、马尾绣等手工绣技艺艺术为一体,作工需三到五年。配以红、黄、蓝、黑、白等各种丝线绣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每一幅图案都体现一只或几只写意形鸟图案,底布以土布为基调,每一板块均以茧片作白底。各个图案的鸟形状千姿百态、有抽象的、有几何图案的。

百鸟衣古装有男装和女装之分,均为无领衣;苗语称“欧花闹”(女装),“欧花勇”(男装)。整件衣服用丝线绣着五颜六色各种造型鸟图案组成,女装为前后几幅条带的“鸟龙”组成。男装为牛龙或蛇龙等图案组成,衣脚排列一束束鸟的羽毛。穿这种款式的男子,头用青布包缠,外层用镶有两排银锥的银带箍在布帕外,系结于脑后,并垂飘带于背后直过臀部以下。上衣为无领对襟宽松式,两袖宽大平直,与衣身成90度角,下摆与飘带裙缝合,仅以边缘线带束之。直襟无纽扣,除两袖口用土蓝布贴饰外,通体绣花,亦有通体织锦的。绣花者为精品。花纹结构为衣背正中有一斜置正方形图框,框内中央或为一太阳纹或一圆形圈龙纹,四角为枫叶纹或蝴蝶纹,框外四角为凤头龙身图或异形龙图,两袖则多为圈龙图,亦有各种飞鸟或异形动物图案。

百鸟衣服饰图案丰富,原始古朴,色彩以绿缎为底,桔红、黑、浅黄和白色花饰为基调,是苗装中的精品。该式服饰一般在祭祖大典)——鼓藏节上为仪仗队的芦笙手穿著用服,后来在年节或其它庆典中亦使用。

苗族百鸟衣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